• 财讯网
  • 主页 > 宏观 > 正文

    邺风|林虑石缘

    2023-05-25 15:48:10  |  来源:安阳融媒《安阳日报》  |  编辑:  |  


    【资料图】

    林虑石缘

    郭运红

    算起来我与第一块林虑石相遇,已经整整10年了。10年来,让我日思夜想、念念不忘的,仔细想想还就是林虑石。

    10年前,我把自制的一篇小图文《中华奇石——林虑石》放在了中华奇石网上,谁知一石激起千层浪,浏览的、截图的、转载的不计其数。此后,林虑石在安阳、林州和周边城市逐渐进入石友们的收藏之列。安阳、林州及周边的文化市场上渐渐有了林虑石的身影,到处都有注明林虑石的奇石在售。资深石友的藏品里不乏有几块林虑石精品值得炫耀。身边的地质专家也悉心研究,解疑释惑,精心指导。文化名家更是赏石品文,考证林虑石文脉传承,题字赋诗、篆刻勒铭赞赏。在经历了400多年沉寂之后,林虑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,走进了殿堂、园林和学校,供在了文人的书案上,林虑石文化逐渐丰满厚实。林虑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,各地石友也在不断打探林虑石的消息,考证林虑石的产地,探究林虑石的魅力。

    回顾自己的爱石之路,之所以爱得这么深,爱得这么久,爱得这么痴,爱得这么醉,我觉得牵引我的是一根线,一根文化的线。文化是石头的魂。无论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,还是“百仞一拳,千里一瞬,坐而得之”文化发展巅峰的唐宋,无数先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讴歌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石头。无论是物质生活中以工具材料方式出现,还是精神生活中以艺术形象方式出现,石头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作为艺术品的奇石更受文人墨客和风流雅士的钟爱。陶渊明醒石、米芾拜石的故事家喻户晓,历代咏石、画石、题石、铭石典故不胜枚举,这也是我深爱林虑石的原因之一。

    我出生在豫北平原,17岁离开家乡之前没有见过山。来林州任职之前,对山也没有特别的感受,只是从电影纪录片中和摄影绘画作品中感知别人眼中、心中的山,我对山的理解也仅限于浚县的大伾山和豫西南丘陵山地。真正让我对大山有深刻理解的,还是我到林州任职之后。无论是从办公室眺望天平山、黄华山,还是由远及近深入太行大峡谷群山之中,林虑山的雄伟高峻一直强烈震撼着我。春和景明时的山清水秀、柳绿桃红,夏日雨后的云蒸霞蔚、飞瀑流泉,秋高气爽时的碧空如洗、万山澄澈,冬日雪后的苍茫萧肃、博大雄浑,可谓四时皆佳境,无处不画图。谷底仰望,山如巨嶂,崖如联屏,如门似阙,次第开放。入山深处,攀援于崖壁间,又感受大山的起伏壮伟与峰回路转。由于久居平原闹市,心绪烦乱,常思古人“图之于壁”“卧游千里”的乐趣。恰于此际,我相遇于林州,相遇于林虑山,相遇于林虑石。无论是山形石的“三山五岳”,还是玲珑石的“百洞千壑”,皆“覼缕簇缩,尽在其中”,深深触动了我对大山的依恋。林虑山、林虑石圆了我的大山梦,让我有了“卧游”这样的切身体验。今虽因工作需要离开了林州,但不论走到哪里,心中仍时常牵挂。偶于市井商铺间觅得林虑石,如遇故人,虽无佳品奇构,却也是真心喜欢。积累日久,于闹市之间竟也有了一个安闲处所,入室可以常对群山,倾吐真言,或书或画或诗,一片天地,任自己畅想。在林州有林虑雄山大岭相伴,出林州有林虑奇石相拥。林虑山、林虑石给了我快乐。

    林虑石是传统名石,深受帝王和文人青睐。从宋徽宗花石纲寿山艮岳闻名,到《云林石谱》对百余种奇石“详其形状色泽,而第其高下”,位列群石榜眼,可见林虑石在当时帝王和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。后因北方战乱、政治文化中心南移而淡出古代观赏石主流,南方石种兴起,林虑石逐渐销声匿迹。明末文坛领袖王世贞尤好林虑石,建有弇园,因得林虑石数块而倍感荣耀,写诗赞叹,此后鲜有提及。时至今日,当地人只知道有带窟窿眼的石头,叫什么名字很少有人说得上来。

    今逢盛世,林虑石出,大美不言,心向往之。

    关键词:

    上一篇:施展法力 拯救世界!EA新游《不朽者传奇》实机演示发布_实时焦点    下一篇:最后一页